《凤凰台上》全集百度云资源(HD1080P资源)

《凤凰台上》全集百度云资源(HD1080P资源)

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gsbgvbghfhgt6vbp8hgw

迅雷网盘链接https://pan.xunlei.com/59864p8hgw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这个问题,《凤凰台上》忆箫中新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凤凰台上忆吹箫一段新愁指什么
  2. 凤凰台上忆吹啸原文翻译

一、凤凰台上忆吹箫一段新愁指什么

1、“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古时的官宦人家,生活很有品味,不但装饰豪华,居室之中经常燃香,环境幽雅。金猊香炉里的香早就灭了,床上的锦被也乱作一团,像是翻动着的红色波浪。作者从早晨室内凌乱的景况入手,从侧面反映出了自己的心情。一个“冷”字,既是描述了没有心情加香,致使香灭了,也点出了作者内心的“温度”在下降。

2、“慵自”,就是懒得,没有心情,这句是说早晨起来,也没有心情梳洗打扮了。她是一个大家闺秀,又嫁入名门,应该是很注意形象的,如今室内一团糟,又懒得梳洗打扮,为什么呢?古语有云:女为悦己者容。男人要出行了,没有了欣赏的人,打扮给谁看呢。词人往往是敏感的,起始一句就把作者即将与丈夫分别时的那种烦乱、落寞、伤感、不舍的心情跃然纸上。

3、第二句是补充描写,其实从叙事的顺序上讲,应为倒装句。“奁”是古时候妇女用的梳头匣子,里面盛放着各种饰品,匣盖上翻开是面镜子。宝“奁”,一者说匣子的漂亮,装饰的豪华;二者是说匣子里饰品的档次高。如今任凭宝奁蒙尘,也无心开奁对镜梳妆了。

4、“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生怕是个口语,特别怕的意思。这句是说特别害怕离别的这种愁苦心情;夫唱妇随,两情遣眷,花前月下,诗词唱和,这是何等美事,如今暂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况不知几时回来。“多少事,欲语还休”,这短短七个字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给我们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解读空间。分手在即,既想着分手后的相思之苦,又担心丈夫在外的安全、身体等等,但又没法说出来,怕增加旅人的心理负担吧。所以作者欲言又止,欲说还休,所以纵有千言万语,都咽进肚中,独自承受。这种写作手法,抒情更为委婉,把古人的那种含蓄的心理描写的很细致。

5、词的起句要能开,它的结句还要能收住,这是显功力的地方。“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近来瘦了,为什么呢?跟伤酒致病无关,也不是悲秋所致,那跟什么有关呢?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没有直接回答,绕了一个大圈子,让读者自己来想。易安词的味道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注重细节,手法巧妙。我们来看看前面,“生怕离怀别苦”,很显然,“离人”出行是早就计划好了的,词人一直被将要到来的离别之苦折磨着,而这又只能深藏在心底,其苦又更深一层。两相比较,病酒、悲秋只是一时之患,远不如离情别苦折磨人。

6、“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既然这次出行是早就计划好的,那么无论如何是要成行的,作者是个聪慧的女子,当然明白这层事理,思前想后,柔肠百转,终是无可奈何。休,罢了,感叹词,双字叠加,体现的感情更加强烈,表明了决心已下。

7、古人送别有三唱阳关三叠的典故,以示挽留。这次非走不行了,莫说是唱三遍阳关,就是唱千万遍阳关,也无法再挽留了。读者朋友们可以再仔细品位一下这句词,虽然是下定了决心放行了,心里还是有个留的意念在这儿,这是不由自主的。相信我们每一个爱过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时刻,只是我们没有词人的这种文采,把它刻画吹来罢了。这仍然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境,只是这样一想,心里稍微宽慰了一点,只能如此了。

8、“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武陵人,典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文章读者都知道,后人多以武陵人来喻指隐居避世的人。也正是因了这句词,后人推断这首词是李清照夫妇避居青州期间所作。

9、行人既已出门,思念不可阻挡。只是作者在这里的写法,又很是巧妙,不愧为一代词家。秦楼,也即凤楼,是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和她的丈夫萧史住的地方,他们夫妻恩爱,吹箫引凤,飞升成仙。秦楼当指作者居住的地方,同时用典故从侧面放映了作者夫妇的感情很好。“烟锁秦楼”应是行人在远方回望所见的景象。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就是说,这是作者想象的,丈夫在走远以后,思念自己,回头张望所见的一幅画面。我们说,思念是相互的,但是这种相互的牵挂,是通过作者的想象,反映出来的。这也正应了李商隐的那句诗“身无彩蝶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10、“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这句词以情托物,以物寄情。流水无情,水哪里有情呢?“郴江幸自绕郴州,为谁流下潇湘去?”和它说的是差不多的意思,流水虽无情,但它终日不息,流向远方,我可以把思念之情托付给流水,让它带给远方的亲人。还有一层,那就是行人远去了,现在只有流水相伴,顾影自怜,越显孤单。终日凝眸,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女子,静静的站在那儿,望水沉思,她在想什么呢?耳鬓厮磨的快乐时光,还是分别后的落寞,还是……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让读者来回味。

11、“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明明知道相思苦,却无法解脱,这就是念之深,思至切,是谁也无法摆脱的轮回。越是想到以前的快乐,越显今日的孤独,离情别苦愈甚,旧愁未去,又添新愁。

12、这首词,上片写离别,下片写离愁,主旨分明,从与丈夫分别的那天早晨,直到夫妻分别以后,以景寓情,景情交融,娓娓道来,用情至真,反映了深厚的夫妻感情。

二、凤凰台上忆吹啸原文翻译

1、铸有狻猊提钮的铜炉里,熏香已经冷透,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如同波浪一股,我也无心去收。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坐,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我生怕想起离别的痛苦,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

2、新近渐渐消瘦起来,不是因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啊。算了罢,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要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想到心上人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了,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3、这首词是作者李清照与她的丈夫赵明诚在分别的时候所作,词人即将与她的丈夫分别,心情很沉重。创作地点在青州。自公元1107年起,李清照与赵明诚屏居乡里十余年。赵明诚何时重新出来做官,史无明载。

4、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18至1120年(重和元年至宣和二年),这期间赵明诚或有外任+,清照独居青州。是时明诚或有蓄妾之举。作《点绛唇》《凤凰台上忆吹箫》等。”而刘忆萱在《李清照诗词选注》中认为此词作于赵明诚赴莱州任职之际,时间约为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