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全集电影百度云高清网盘【资源分享】

《何以中国》全集电影百度云高清网盘【资源分享】

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gsbgvbghfhgt6vbp8hgw

迅雷网盘链接https://pan.xunlei.com/59864p8hgw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何以中国》秦汉文案,以及何以中国 何以华夏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李康的诗《命运论》的内容

1、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故运至将降,必生圣明之君;圣

2、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

3、自亲。唱之而必和,谋之而必从;道合玄同,曲折合符;得失不能疑其志,谗

4、构不能离其交;然后的成功也。其所以得然者,岂徒人事哉?授之者天也,高

5、夫黄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群龙见而圣人用。故伊尹,有莘氏之媵

6、臣也,而阿衡于商;太公,而渭滨之贱老也,而尚父于周。白里奚在虞而虞

7、亡,在秦而秦霸,非不才于虞而才于秦也。张良受黄石之符,诵三略之说,以

8、游于群雄,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

9、水,莫之逆也,非张良子拙说于陈项,而巧言于沛公也。然则张良之言一也,

10、不识其所以合离。合离之由,神明之道也。故彼四贤者,明载于图,事应乎天

11、人,其可格之贤愚哉?孔子曰:(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降至,有开必

12、先;天降时雨,山川出云。)诗云:惟岳降神,生浦及申;惟申及浦,惟周之

13、翰。运命之谓也。岂惟兴主,乱亡者亦如之焉。幽王之惑褒女也祸成于庚宗。

14、吉凶成败,各以数至,咸皆不求而自合,不介而自亲矣。

15、昔者圣人受明河洛曰:(以文命者,七九而衰;以武兴者,六八而谋。)及成

16、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故自幽,厉之间,周道大

17、环。二霸之后,礼乐陵迟。文薄之弊,渐于灵景。辩诈之伪,成于七国。酷烈

18、之极,积于亡秦。文章之贵,弃于汉祖。虽仲尼至圣,颜冉大贤,揖让于规矩

19、之内,訚訚于洙泗之上,不能遏其端.孟轲,孙卿,体二希圣,从容正道,不

20、能维其末,天下卒至于溺而不可援.援建

21、夫以仲尼之才也,而不周于鲁卫;以仲尼之辩也。而言不行于定哀;以仲尼之

22、谦也,而见忌于子西;以仲尼之任也,而取雠于桓,以仲尼之智也,而屈厄于

23、陈蔡;以仲尼之行也,而招毁于叔孙。夫道足以济天下,而不得贵于人;言足

24、以经万世,而不见信于时;行足以应神明,而不能弥纶于俗;应聘七十国,而

25、不一获其主。驱骤于蛮夏之域,屈辱与公卿之门,其不遇也如此!及其孙子

26、思,希圣备体,而未之至,封已养高,势动人主。其所游历,诸侯莫不结驷而

27、造门;虽造门,犹有不得宾者焉。其徒子夏,升堂而未入于室者也。退老于

28、家,魏文侯师之,西河之人,肃然归德,比之于夫子,而莫敢间其言。故曰:

29、(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而后之君子,区区于一主,叹

30、息于一朝。屈原以之沈湘,贾谊以之发愤,不亦过乎?

31、然则圣人所以为圣人者,盖在乎乐天知命矣,故遇之而不怨,居之而不疑也。

32、其身可抑,而道不可屈;其位可排,而名不可夺。譬如水也,通之斯为川焉,

33、塞之斯为渊焉;升之于云则雨施,沉之于地则土润;体清一洗物,不乱于浊;

34、受浊以济物,不伤于清。是以圣人处穷达如一也。夫忠直之迕于主,独立之负

35、于俗,理势然也。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

36、众必非之.前监不远,覆车继轨。然而志士仁人,犹蹈之而弗悔,操之而弗

37、失,何哉?将以遂志而成名也。求遂其志而冒风波于险途,求成其名而历谤议

38、于当时,彼所以处之,盖有算亦。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故道之

39、将行也。命之将贵也。则伊尹,吕尚之兴于商,周,百里,子房亦于秦汉,不

40、求而自得,不徼而自遇矣.道之将废也,命之将贱也.岂独君子耻之而弗为

41、乎?盖亦如知为之而弗得矣。凡希世苟合之士,遽,戚施之人,俯仰尊贵之

42、颜,逶势厉之间,意无是非,赞之如流;言无可否,应之如响;以窥看为精

43、神,以向背为变通;势之所集,从之如归市;势之所去,弃之如脱遗。其言

44、曰:(名于身孰亲也?得于失孰贤也?荣于辱孰珍也?)故遂洁其衣服,矜其

45、车徒,冒其货贿,淫其声色,脉脉自以为得矣。盖见龙逢,比干之亡其身,而

46、不惟飞康,恶来之灭其族也;盖知伍子胥之属镂于吴,而不戒费无忌之诛夷于

47、楚地;盖讥汲黯之白首于王爵,而不惩张汤牛车之祸也;盖笑萧望之跋踬于

48、前,而不俱石显之绞溢于后也。故夫达者不算也。亦各有尽矣。曰:凡人之所

49、若夫立德必须贵乎?而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必须势乎,则王

50、莽,董贤之为三公,不如杨雄,仲舒之阒其门也;必须富乎,则齐景之千驷,

51、不如颜回,原宪之曰其声也。其为实乎?则执杓而饮河者,不过满腹,弃室

52、而洒雨者,不过濡身。过此以往,弗能受业;其为名乎?则善恶书于史册,

53、毁誉流于千载,赏罚悬于天道,吉凶灼乎鬼神,固可畏也。将以娱耳目乐心意

54、乎?譬命驾而游五都之市,则天下之货毕陈矣;霓裳而涉汶阳之丘,则天下

55、之嫁如云亦。夫如是也,为物甚众,为己甚寡,不爱其身,而吝其神,风惊尘

56、起,散而不止,六疾待其前,五刑随其后,利害生其左,功夺出其右,而自以

57、为见身名之亲疏,分荣辱之客主哉!

58、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正人曰义。故古之王

59、者,盖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古之仕者,盖以官行其义,不以利

60、冒其官也。古之君子,盖耻得之而弗能治也。不耻能治而弗得也。原乎天下之

61、性,核乎邪正之分,权乎祸福之门,终乎荣辱之算,其昭然矣。故君子设彼取

62、此,若夫出处不违其时,默语不失其人。天动星回,而长级犹居其所;玑旋轮

63、转,而衡轴犹执其中。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贻笑孙谋,以燕翼子者,昔吴先

64、这篇文章以儒家的思想探讨道家的命理(时、运、命)很有意思!全篇我最欣赏第

65、五段的前四句-"圣人所以为圣人者,盖在乎乐天知命矣,故遇之而不怨,居之而

66、不疑也"。文中引述的两个古贤仲尼(孔子)及子房(张良)就是会乐天知命(虽

二、中国文脉陌生人摘抄及赏析

1、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

2、这种潜流,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从远处看去,才能领略大概,就像那一条倔犟的山脊所连成的天际线。

3、正是这条天际线,使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了一种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

4、因为太重要,又处于隐潜状态,就特别容易产生误会。要纠正的误会有以下六个方面——

5、一,这股潜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官方主流;

6、二,这股潜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民间主流;

7、三,这股潜流,属于文学,并不从属于哲学学派;

8、四,这股潜流,虽然重要,但体量不大;

9、五,这股潜流,并不一以贯之,而是时断时续,断多续少;

10、六,这股潜流,对周围的其他文学现象有吸附力,更有排斥力。

11、人世间,仕途的等级由官阶来定,财富的等级由金额来定,医生的等级由疗效来定,明星的等级由传播来定,而文学的等级则完全不同。文学的等级,只由一种没有明显标志的东西来定,这个东西叫品位。

12、环顾四周,现在越来越多的“成功者”都想以文炫己,甚至以文训世。有些“儒商”为了营造“企业文化”,强制职工背诵古代那些文化等级很低的发懵文言;有些电视人永远在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早就应该退出公共记忆的文化残屑;电视上某些文物鉴定和拍卖节目,只要牵涉到明清和近代书画,就对作者的文化地位无限拔高。试想,如果唐伯虎、乾隆都成了“中国古代一流诗人”,那么,我们只能悄悄把整部《全唐诗》付之一炬了。

13、面对这种情况我曾深深一叹:“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

14、我主张,在目前必然寂寞的文化良知领域,应该重启文脉之思,重开严选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为此,应努力拨去浮华热闹,远离滔滔口水,进入深度探讨。选择自可不同,目标却是同归,那就是清理地基,搬开芜杂,集得高墙巨砖,寻获大柱石础,让出疏朗空间,洗净众人耳目,呼唤亘古伟步,期待天才再临。由此,中华文化的复兴,才有可能。

15、先秦诸子,都是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没有一个是纯粹的文学家。但是,他们要让自己的思想说服人、感染人,就不能不运用文学手段。

16、思想家和哲学家在运用文学手段的时候,有人永远把它当做手段,有人则不小心暴露了自己其实也算得上是一个文学家。

17、先秦诸子由于社会影响巨大,历史贡献卓著,因此对中国文脉的形成有特殊贡献。但是,这种贡献与他们在思想和哲学上的贡献,并不一致。

18、我对先秦诸子的文学品相分为三个等级——

19、在这三个等级中,处于第一等级的庄子和孟子已经是文学家,而庄子则是一位大文学家。

20、把老子和孔子放在第二等级,实在有点委屈这两位精神巨匠了。我想他们本人都无心于自身的文学建树,但是,虽无心却有大建树。这便是天才,这便是伟大。

21、在文脉上,老子和孔子谁应领先?这个排列有点难。相比之下,孔子的声音,是恂恂教言,浑厚恳切,有人间炊烟气,令听者感动,令读者萦怀;相比之下,老子的声音,是铿锵断语,刀切斧劈,又如上天颁下律令,使听者惊悚,使读者铭记。

22、孔子开创了中国语录式的散文体裁,使散文成为一种有可能承载厚重责任、端庄思维的文体。由于他的思想后来成了千年正统,因此他的文风也就成了永久的楷模。他的文风给予中国历史的,是一种朴实的正气,这就直接成了中国文脉的一种基调。中国文脉,蜿蜒曲折,支流繁多,但是那种朴实的正气却颠扑不灭。因此,孔子于文,功劳赫赫。

23、本来,孔子有太多的理由在文学上站在老子面前,谁知老子另辟奇境,别创独例。以极少之语,蕴极深之义,使每个汉字重似千钧,不容外借。在老子面前,语言已成为无可辩驳的天道,甚至无须任何解释、过渡、调和、沟通。这让中国语文,进入了一个几乎空前绝后的圣哲高台。

24、第三等级,韩非子和墨子,都不在乎文学,有时甚至明确排斥。但是,他们的论述也具有文学素质,主要是那些干净而雄辩的逻辑所造成的简洁明快,让人产生了一种阅读上的愉悦。当然,他们两人实干家的形象,也会帮助我们产生文字之外的动人想象。

25、更重要的是要让出时间来看看第一等级,庄子和孟子。孟子是孔子的继承者,比孔子晚了一百八十年。在人生格调上,他与孔子很不一样,显得有点骄傲自恃,甚至盛气凌人。这在人际关系上好像是缺点,但在文学上就不一样了。他的文辞,大气磅礴,浪卷潮涌,畅然无遮,情感浓烈,具有难以阻挡的感染力。他让中国语文,摆脱了左顾右盼的过度礼让,连接成一种马奔车驰的畅朗通道。文脉到他,气血健旺,精神抖擞,注入了一种“大丈夫”的生命格调。

26、但是,与他同一时期,一个几乎与他同年的庄子出现了。庄子从社会底层审察万物,把什么都看穿了,既看穿了礼法制度,也看穿了试图改革的宏谋远虑,因此对孟子这样的浩荡语气也投之以怀疑。岂止对孟子,他对人生都很怀疑。真假的区分在何处?生死的界线在哪里?他陷入了困惑,又继之以嘲讽。这就使他从礼义辩论中撤退,回到对生存意义的探寻,成了一个由思想家到文学家的大步跃升。

27、他的人生调子,远远低于孟子,甚至也低于孔子、墨子、荀子或其他别的“子”。但是这种低,使他有了孩子般的目光,从世界和人生底部窥探,问出一串串最重要的“傻”问题。

28、但仅仅是这样,他还未必能成为先秦诸子中的文学冠军。他最杰出之处,是用极富想象力的寓言,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而在这些寓言故事中,都有一系列鲜明的艺术形象。这一下,他就成了那个思想巨人时代的异类、一个充满哲思的文学家。《逍遥游》、《秋水》、《人间世》、《德充符》、《齐物论》、《养生主》、《大宗师》……这些篇章,就成了中国哲学史、也是中国文学史的第一流佳作。

29、司马迁和《史记》,这是我心中永远的太阳。

30、司马迁在历史学上的至高地位,我们在这里暂且不说,只说他的文学贡献。是他第一次,通过对一个个重要人物的生动刻画,写出了中国历史的魂魄。因此也可以说,他将中国历史拟人化、生命化了。更惊人的是,他在汉赋的包围中,居然不用整齐的形容、排比、对仗,更不用词藻的铺陈,而只以从容真切的朴素笔触、错落有致的自然文句,做到了这一切。于是,他也就告诉人们:能把千钧历史撬动起来浸润到万民心中的,只有最本色的文学力量。

31、大家说,他借用文学写好了历史;我则说,他借用历史印证了文学。除了虚构之外,其他文学要素他都酣畅地运用到了极致。但他又不露痕迹,高明得好像没有运用。不要说他同时的汉赋,即使是此后两千年的文学一旦陷入奢靡,不必训斥,只需一提司马迁,大多就会从梦魇中惊醒,吓出一身冷汗。除非,那些人没读过司马迁,或读不懂司马迁。

32、我曾一再论述,就散文而言,司马迁是中国古代第一支笔。他超过“唐宋八大家”,更不要说其他什么派了。“唐宋八大家”中,也有几个不错,但与司马迁一比,格局小了,又有点“做”。

33、我对于魏晋文脉的梳理,大致分为“三段论”——

34、首先,不管大家是否乐见,第一个在战火硝烟中接续文脉的,是曹操。

35、曹操的军事权谋形象在中国民间早就凝固,却缺少他在文学中的身份。然而,当大家知道,那些早已成为中国熟语的诗句居然都出自他的手笔,常常会大吃一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6、在漫长的历史上,还有哪几个文学家,能让自己的文句变成千年通用?能用那么开阔的气势来写宇宙人生的?像他那么干净、朴素、凝炼的笔墨,又有几个?

37、第二段,曹操的书记官阮■生了一个儿子叫阮籍,接过了文脉。比阮籍小十余岁的嵇康,再加上一些文士,通称为“魏晋名士”。其实,真正得脉者,只有阮籍、嵇康两人。

38、就文脉而言,陶渊明又是一座时代最高峰了。自秦汉至魏晋,时代最高峰有三座:司马迁、曹操、陶渊明。若要对这三座高峰做排列,那么,司马迁第一,陶渊明第二,曹操第三。曹操可能会气不过,但只能让他息怒了。理由有三:

39、一,如果说,曹操们着迷功业,名士们着迷自己,而陶渊明则着迷自然。最高是谁,一目了然;

40、二,陶渊明以自己的诗句展示了鲜明的文学主张,那就是戒色彩,戒夸饰,戒繁复,戒深奥,戒典故,戒精巧,戒黏滞。几乎,把他前前后后一切看上去“最文学”的架势全推翻了,呈现出一种完整的审美系统。态度非常平静,效果非常强烈;

41、三,陶渊明创造了一种以“田园”为标志的人生境界,成了一种千年不移的文化理想。不仅如此,他还在这种“此岸理想”之外提供了一个“彼岸理想”——桃花源,在中华文化圈内可能无人不知。把一个如此缥渺的理想闹到无人不知,谁能及得?

42、陶渊明为中国文脉增添前所未有的自然之气、洁净之气、淡远之气。而且,又让中国文脉跳开了非凡人物,而从凡人身上穿过,变得更普世了。

43、明清两代五百四十余年,中国文脉严重衰弱。

44、这五百多年,如果要找能与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可以并肩站立的文化巨人,只有两个,一是明代的哲学家王阳明,二是清代的小说家曹雪芹。我们今天所说的文脉,王阳明不应列入其中,因此只剩下曹雪芹。

45、原因之一,是明清两代统治者实行的文化专制主义已发展到了文化恐怖主义(如“文字狱”)。这就必然毁灭文化创新,培养出大量的文化侍从、文化鹰犬、文化侏儒。

46、原因之二,是中国文脉的各个条块,都已在风华耗尽之后自然老化,进入萧瑟晚景。这是人类一切文化壮举由盛而衰的必然规律,无可奈何。文脉,从来不是一马平川的直线,而是由一组组抛物线组成。要想继续往前,必须大力改革,重整重组,从另一条抛物线的起点开始。但是明清两代,都不可能提供这种契机。

47、明清两代五百年衰微中,只剩下两个光点,一是小说,二是戏剧。

48、小说,习惯说“四大名著”,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我们中国人喜欢集体打包,其实这四部小说完全没有理由以相同的等级放在一起。

49、真正的杰作只有一部:《红楼梦》。其他三部,完全不能望其项背。

50、《三国演义》气势恢宏,故事密集。但是,按照陈旧的正统观念来划分人物正邪,有脸谱化倾向。《水浒传》好得多,有正义,有性格,白话文生动漂亮,叙事能力强,可惜众好汉上得梁山后便无法推进,成了一部无论在文学上还是精神上都是有头无尾的作品,甚为可惜。《西游记》是一部具有精神格局的寓言小说,整体文学品质高于上两部,可惜重复过多、套路过多,影响了精神力度。如果要把这三部小说排序,那么第一当是《西游记》,第二当是《水浒传》,第三当是《三国演义》。

51、《红楼梦》则完全是另外一个天域的存在了。这部小说的高度也是世界性的,那就是:全方位地探寻人性美的存在状态和幻灭过程。它为天地人生设置了一系列宏大而又残酷的悖论,最后都归之于具有哲思的巨大诗情。虽然达到了如此高度,但它的极具质感的白话叙事,竟能把一切不同水准、不同感悟的读者深深吸引。这又是世界上寥寥几部千古杰作的共同特性,但它又中国得不能再中国。

52、于是,一部《红楼梦》,慰抚了五百年的荒凉。

53、中国近、现代文学,成就较低。我前面刚说明清两代五百多年只出了两个一流文人,哲学家王阳明和小说家曹雪芹。可从近代到现代,偌大中国,没出过一个近似于王阳明的哲学家,也没有出过一个近似于曹雪芹的小说家。

54、现代作家之中,真正懂文脉的也是鲁迅。这倒不是从他的小说史,而是从他对屈原、司马迁和魏晋人物的评价中可以窥探。郭沫若应该也懂,但天生的诗人气质常常使他轻重失度、投情过专,影响了整体平正。

55、在学者中,对中国文脉的梳理做出明显贡献的,有梁启超、王国维和陈寅恪三人。梁启超具有宏观的感悟能力,又留下了大量提纲挈领的表述;王国维对甲骨文、戏曲史、《红楼梦》的研究和《人间词话》的写作,处处高标独立;陈寅恪文史互证,对佛教文学、唐代和明清之际文学的研究十分精到。

56、如果有年轻学生问我如何重新推进中国文脉,我的回答是:首先领略两种伟大——古代的伟大和国际的伟大,然后重建自己的人格,创造未来。

57、也就是说,每个试图把中国文脉接通到自己身上的年轻人,首先要从当代文化圈的吵嚷和装扮中逃出,滤净心胸,腾空而起,静静地遨游于从神话到《诗经》、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学星座的苍穹之中。于是,你就有可能成为这些星座的受光者、寄托者、企盼者。

三、从秦汉思想简述国家意识的形成

1、基本政治思想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可分为秦代、西汉、东汉三个时期。

2、秦代政治思想秦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如何加强王权、巩固统一是秦始皇十分关注的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的争论是:①坚持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反对地方分权的分封制。博士淳于越主张实行分封制,他认为实行分封制,以子孙功臣作为强有力的辅佐,可保江山的持久。否则,一旦有事,“何以相救哉”?秦始皇和李斯则坚持实行郡县制。

3、他们认为,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封了大量的子弟和功臣,本意是要他们屏藩王室,巩固统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秦始皇本纪》),结果招致了天下的大分裂,违背了分封的初衷。②坚持“师今”,反对“师古”。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